液晶屏的下方都会有排线和电路板,这一圈排线除了负责传输图像数据外,它还负责驱动每一个像素的滤光片开关的动作,以此来显示出不同颜色的图像。传统的排布方式是直接排布,栅极线的宽度和屏幕的像素数量,也就是分辨率有关。分辨率越大,这一圈栅极线的宽度也就越大。
目前手机分辨率越来越高,如果采用传统排布方式,则势必会导致屏幕边框无限增大,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显示面板厂商研究出了新型排布技术,分为ASG、GOA和GIA技术。
1)ASG
ASG技术可以将Gate Driver IC直接集成在玻璃基板上,它的好处是让屏幕变轻,增加屏幕可靠性。
2)GOA
GOA是通过将栅极驱动电路放置在阵列基板上,可以有效降低边框的宽度。而目前很多手机的窄边框都是通过GOA技术来实现。
3)GIA
这一技术相比GOA更加先进,它将栅极驱动直接从显示区域引出,这样就解决了屏幕分辨率和边框宽度的直接关系,对于超高分辨率的屏幕有非常好的实用性。
4)玻璃面板折射
这里实际上还有一种障眼法,便是使用了折射原理让液晶面板的黑边消失在视野范围内。夏普的Crystal和OPPO的新专利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
以上这四种技术便是自液晶屏诞生以来逐步发展的让边框宽度缩小的技术,从目前来看让手机屏幕边框彻底消失还不太可能,但工艺的发展可以让它尽量越来越细微,从而达到隐匿的目的。
窄边框亟待解决的问题
窄边框手机的好处这么多,为什么没有厂家将其进行普及呢?除了对工艺难度以及成本的考虑外,窄边框对于人们的日常使用还造成了以下几点影响。
● 漏光
目前的手机屏幕中,很大一部分采用的是非自发光屏幕,也就是说在屏幕下方或侧面需要靠传统光源进行打光,才能将彩色的图像投入人眼。而由于窄边框会让边框宽度变窄,这就对光源和屏幕之间的密封性要求增强。
就目前的工艺水准以及品控,要实现对光源的完全密封是不可能的,这就带来了比较严重的漏光问题。像夏普超窄边框的手机,它的边缘漏光现象就非常严重,很大一部分用户的手机都纷纷“躺枪”。
● 易碎
第二点就是易碎。目前手机的屏幕材质绝大部分是由玻璃构成,外屏也是由玻璃面板进行保护。玻璃是非常脆的材料,在遇到撞击和跌落时非常易碎。
窄边框的宽度非常小,也就让屏幕和地面亲密接触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且力传导的空间也非常短,这就使得窄边框手机比普通手机更容易碎屏。
● 误触
窄边框还会带来误触的问题。由于屏幕边缘过窄,手指在操作过程中,手掌部分可能会接触到屏幕边缘。目前大多数电容屏幕对接触面积都很敏感,即便是轻微贴靠也会检测触摸动作。
面对误触,苹果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便是通过检测边缘触控点是否运动来判断是误触还是正常触控操作;同时它还会进行触控点的触发顺序进行分析,对早先出现的触控点认为是误触。
而对于Android手机而言,目前对边缘防误触的机制还不是很完善,但已经有程序可以识别边缘接触位置,并对浏览器文字进行重新排版。
窄边框到无边框的发展
人们都期待能够早日使用上无边框手机屏幕,正如上面视频中的“微软未来畅想”,未来的世界,大部分显示设备都会采用无边框设计,甚至是由完全透明的材质打造。这不仅能提供百分之百的显示利用率,还能够让设备更加轻薄便携。
而如今可弯曲OLED屏幕的诞生也为无边框手机的早日出现增加了不少可能性,因为它可以通过弯折隐藏屏幕边缘密封材料,并且OLED也不具备液体特性,所以厂商可以将屏幕边缘做的更窄。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见到世界上首台真正的无边框手机了。
未来无边框手机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智能手机的工业设计革命,对消费者来说,他们更加期待“无边框”所带来的视觉盛宴,但在手机硬件同质化严重、手机硬件参数早已开诚布公的大环境下,只有更加创新的设计,才能广受消费者的青睐。而“无边框时代”的来临,正是基于视觉、审美需求,非常值得期待。如果哪家厂商能率先实现量产,将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移动智能终端市场的重新洗牌。■
参考报价:
¥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