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相关链接

合作交流

首页 - 合作交流

地质所许建东研究员赴英国参加“长白山地球科学国际研讨会”

2017-08-30

1. 长白山地球科学研究国际会议情况

会议安排了多个学术报告,主要涉及火山监测、火山深部结构、火山喷发历史、火山灾害等多方面内容。朝鲜学者重点介绍了在长白山地区开展的地震监测、重力观测、形变观测、大地电磁测深、火山喷发历史调查与研究。许建东介绍了中国大陆火山监测研究现状,并重点介绍了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岩火山喷发历史、浆系统及其最新喷发堆积物分布,以及长白山火山扰动期间地震、形变和流体异常特征及其含义。吴建平介绍了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地震监测历史、地震活动特征、深部结构等情况。英国方面的专家重点介绍了英国与朝鲜合作在长白山地区开展的火山研究工作,包括利用2013-2015年在朝鲜境内的地震观测资料获得的深部结构,对国际上有关长白山火山深部成因的研究成果总结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许建东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会议经过讨论提出了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长白山天文峰黄色浮岩的喷发年代、性质及其分布范围如何?千年大喷发的触发机制是什么?其影响如何?硫释放量是多少?千年大喷发后的火山喷发历史,是否存在喷发周期?长白山火山周边小的侧向喷发锥体的年代学研究,与火山喷发有关的测年、海洋及湖底沉积研究;开展地层和喷发物匹配联合研究,通过在中朝两国地区开展野外合作研究,完成统一的火山地质图;开展风险源的识别、火山喷发和扰动情景研究,包括灾害风险的概率估计、最新的火山泥石流模型、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等。开展岩浆系统的成像研究;对2002-2005年火山扰动及其前后特征进行研究。

英国科学家与牛顿基金会、美国科学促进会的相关成员就英国和朝鲜科学家在朝鲜开展地震观测、火山地质调查项目申请的有关事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中方在长白山火山地区中国境内同时开展地震观测是提高长白山火山区深部成像分辨率和完整性的重要举措。中、英、朝相关科研人员初步达成如下意向:英方将向牛顿基金会等申请在朝鲜境内开展地震观测研究项目,在朝鲜境内开展地震观测后,中方将在中国境内同时开展地震观测,三方科研人员将针对长白山地区的深部结构开展联合研究。中、英、朝三方拟开展跨境火山地质调查对比研究。英方希望中方能于2018年5月在中国开展工作会议,进一步落实相关事宜,完善项目申请。

2. 布里斯托大学与ISC访问交流

布里斯托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及相关人员介绍了地球科学学院的教学及科研情况。

在布里斯托大学,许建东介绍了中国大陆火山监测研究的现状,长白山火山的地质研究与监测技术方法。吴建平简要介绍了长白山区的深部介质结构研究、火山地震监测、火山扰动事件的地震、形变观测研究结果,同时应英方要求介绍了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的观测情况和利用一期和二期观测资料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利用接收函数方法获得的地壳厚度、上地幔过渡带速度间断面等的分布形态、SKS各向异性、基于亥姆霍兹方程的面波层析成像、噪声层析成像、接收函数与面波联合反演成像、走时层析成像等获得的三维结构图像及其构造意义等。

Juliet Biggs教授介绍了利用InSAR技术对多个不同火山的地表形变研究结果,以及利用地表形变观测结果研究岩浆压力源、地表形变与火山喷发关系等的实例;介绍了2004 -2010年期间长白山地表形变的研究结果,认为观测期间天池火山口附近曾出现小幅度垂直抬升现象。

参观了布里斯托大学的火山动力学实验室,其中包括火山喷发模拟、高温高压实验等。布里斯托大学在火山喷发模拟和高温高压实验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中高温高压实验可以模拟地幔及内地核深度的压力与温度环境开展相关实验。

 

布里斯托尔大学火山实验室科学交流

2017年7月18日访问了ISC(国际地震中心)。中心负责人Dmitry A. Storchak详细介绍了ISC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目前这个国际上最早开展全球地震观测报告编制的机构已告别纸质观测报告的出版,所有编目数据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下载共享。ISC的多名工作人员分别介绍了ISC的数据汇集处理、地震定位处理、共享服务等工作。目前ISC正在对早期的地震利用AK135模型进行系统地重新定位,对来自不同机构的地震数据进行重新核定、匹配,在对不同地震的定位精度进行分级,同时继续推动GT系列地震的收集工作。从展示的地震重定位结果看,一些原来存在较大定位偏差的地震,地震定位精度有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