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相关链接

合作交流

首页 - 合作交流

地质所李霓研究员等参加戈尔德施密特国际地球化学会议

2017-08-29

李霓研究员在本次会议上展示了本人执行的有关云南腾冲火山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展板题目为《A study on the lithofacies of Daliuchong volcano in the Tengchong volcanic field, SW China》(中国云南腾冲火山区大六冲火山岩相学研究),介绍了腾冲火山区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大六冲火山机构组成中火山通道相、爆发相、溢流相和侵入相各自产物、区分、野外及显微镜下特点,对大六冲火山锥体的剖面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展示过程中与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火山学研究人员Isoji Miyagi博士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未来进一步合作的共同意向。

李霓研究员展示研究成果

马严副研究员在大会上进行了题为《Using cosmogenic nuclides in sediments to have an insight into the river landscape evolution of Altay area in northern Xingjiang, NE China》(基于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方法的新疆阿尔泰地区地貌演化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的研究成果展板展示。对本人在新疆阿尔泰地区额尔齐斯河上游流域进行的河流地貌演化及其成因研究做了讲解介绍:本研究选取了我国唯一一条北冰洋水系河流——额尔齐斯河作为研究对象,额河全长4248公里,流域面积164.3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全长593公里,现今河流地貌形成于晚更新世,流域内大量出露的新生代沉积地层及第四纪沉积物,以冲洪积扇、河流阶地等地貌单元形式出现,是额尔齐斯河上游流域水系结构发生重整的重要地貌标志,保存了河网结构重整前后的地貌信息以及重整过程发生的时间序列,通过使用宇宙成因核素21Ne暴露测年方法和10Be/26Al、10Be/21Ne核素对埋藏测年方法,对研究区域内沉积台地进行地表暴露年龄或地层沉积年龄测定,获得了台地形成时间的空间展布特征,重建新疆阿尔泰地区河流地貌的演化过程,并探讨了亚洲中纬度内陆地区干旱化过程以及阿尔泰山隆升对河流演化的影响。

在展示过程中,还与多位国际同行进行交流,获得了有意义的建议与意见。例如,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地球科学系的Mishra研究人员提出了结合阿尔泰山山麓区域额尔齐斯河多个支流的流域侵蚀速率相对于地形参数的分布模式,探讨影响区域地形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变化?还是构造运动?虽然这一研究思路已经被很多研究者应用,但是,Mishra给出了针对本研究内容的具体分析方式,对本研究的深入进行具有很大帮助。

马严副研究员展示研究成果

魏费翔博士生作了题为《The course and source of the most recent volcanism in Tibet: a combined geochemical and geophysical perspective》(从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角度分析青藏高原最新火山活动的来源和成因机制)的展板报告,介绍了青藏高原西北缘阿什库勒火山的岩浆来源、演化历史及构造背景。本项研究通过对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包括主微量元素特征和锶钕同位素特征,认为岩浆来源于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另外,本研究创新性的结合现今地震层析成像研究结果,显示印度板块和塔里木地块在火山区下可能存在一个小的空隙,这种挤压作用导致的剪切生热可能是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动力学因素。在展示过程中,多位国内外专家对该研究的结果表示赞同。由于该研究区域处于无人区,地震台站稀疏,采用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精度只有50km左右,导致该地区的地壳和地幔的结构不太清晰,外国专家对此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本研究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了帮助。

魏费翔博士生展示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