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相关链接

合作交流

首页 - 合作交流

近期我所多位专家赴北大开展科技成果与学术交流

2017-05-08

5.12国家防灾减灾日日渐临近,应北京大学地空学院邀请,自2017年4月起,我所张会平研究员(4月13日)、周永胜研究员(4月27日)和王萍研究员(5月5日)先后赴北京大学开展科技成果与学术交流,为迎接中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的胜利召开奏响了序曲。

  张会平研究员综述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新生代演化的已有成果,分古近纪、新近纪和全新世三个时间段依次介绍了该地区的变形幅度和样式,让大家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变形和地貌演化有了一个总体认识,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断层带构造岩常常记录断层上不同层次和地震周期不同阶段的变形微观结构,通过高温高压实验与断层带构造岩研究,不仅可以模拟地震断层不同深度层次的强度和变形机制,还可以揭示间震期、地震成核、同震滑动、震后蠕滑等过程的物理机制。周永胜研究员从断层强度和变形机制随深度变化的基本特征开始,介绍了断层摩擦滑动到塑性流变实验研究进展,以及岩石中的水、溶体、矿物反应、先存组构对岩石流变的影响,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兴趣。

 王萍研究员的工作围绕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巨厚河谷沉积展开,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年代学分析,初步认为至少在 ~2.5 Ma以前雅鲁藏布江就已经深入侵蚀到高原内部。其后,南迦巴瓦块体开始加速隆升,堵塞了古峡谷,形成了分隔上游冲填楔和下游陡峭大峡谷的巨型裂点。大峡谷内的高侵蚀速率是岩石快速抬升的直接反馈。到第四纪中晚期,南迦巴瓦峰冰川启动,冰川坝堵塞雅江,导致河谷沉积由河流相转为河湖相,其后多次短时间尺度的河-湖相沉积转换可能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以来冰期-间冰期(或冰阶-间冰阶)的气候波动相关联。这样看来,南迦巴瓦块体构造隆升先于也强于冰川坝作用,是阻碍雅鲁藏布江溯源侵蚀、维护青藏高原边缘稳定的首要因素。王老师的生动讲解及其与大家的热情交流开阔了许多研究人员的思路,他们在报告现场就研究区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收到了预期的效果。